
-
- · 秦汉史
王尔春,副教授。先后就读于黑龙江大学、吉林大学,获历史学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1997年至今任教于伟德bv1946官网。主要从事秦汉史领域研究工作和中国古代史教学工作。
曾讲授《古代汉语》《中国历史文选》《中国古代文化选讲》《历史地理》《中国文化概论》等课程,现讲授《中国古代史》《中国古代思想史》《史学概论》课程。
《汉代国家对司隶校尉的选拔和管理》,2002年1946伟德官方网站科研基金青年项目;
《汉代司隶校尉选拔标准的量化分析》,2006年1946伟德官方网站科研基金青年项目;
《中华大典·古籍目录分典·子总部·儒家部》,2007年国务院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项目;
《汉代司隶校尉的权力分析》,2009年1946伟德官方网站科研基金青年项目;
《汉代司隶校尉的监察区域及其权力演变》,2014年1946伟德官方网站科研基金重点项目;
《汉代宗室的特权研究》,2015年1946伟德官方网站博士基金项目;
《汉代宗室建构研究》,2020年1946伟德官方网站科研基金重点项目;
《两汉河间国研究》,2024年河北省社科基金河北文化研究专项。
以汉代司隶校尉为专题的系列论文:《关于汉代司隶校尉设置的几个问题》(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》,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)、《汉代国家对司隶校尉的防范和控制》(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04年4期)、《论汉代司隶校尉监察权》(《河北学刊》2008年1期)、《汉代司隶校尉权力探讨》(《南都学坛》2008年5期)、《司隶校尉在汉代国家经济生活中的职能与影响》(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09年3期)、《汉代司隶校尉的监察区域及其权力演变》(《南都学坛》2016年1期)、《汉代司隶校尉选拔标准的量化分析》(《南都学坛》2017年3期)
以汉代宗室为专题的系列论文:《汉代“宗室”是否“上下通称”考》(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2014年6期)、《汉代外戚不称“宗室”考》(《黑龙江社会科学》2015年3期)、《汉代国家对宗室封君经济生活的防范与限制》(《北京教育学院学报》2017年5期)、《汉代宗室的“世代规模”考》(《北京教育学院学报》2018年1期)、《“赐姓”与“更姓”—与汉代宗室相关的姓氏变动解析》(《北京教育学院学报》2018年5期)、《汉代外戚与“异姓”“肺附”“骨肉”关系辨正》(《南都学坛》2023年5期)、《西汉王国“太仓”行政归属问题考辨》(《1946伟德官方网站学报》2024年5期)
散论:《只言片语谈吏治》(《理论学习与研究》1999年4期)、《小议<史记·货殖列传>中的岩穴奇士》(《长春师范学院学报》2004年6期)、《秦汉统治思想的演变轨迹》(《边疆经济与文化》2008年7期)
教学获奖:
2007-2008学年学院优秀教师、汇华教学优秀;
2008-2009学年学院教学优秀、汇华教学优秀;
2015年顶岗实习“优秀驻县管理教师”,处级先进工作者;
2016年考核优秀,处级先进工作者;
2023年-2024学年汇华教学优秀。
科研获奖:
《汉代国家对司隶校尉的防范和控制》一文获2004年度校内科研三类期刊奖;
《论汉代司隶校尉监察权》一文获2009年度校内科研四类期刊奖;
《司隶校尉在汉代国家经济生活中的职能与影响》一文获2010年度校内科研二类期刊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