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吉庆 博士
教授 | 博士生导师
    • · 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、史学史和史学理论

河北青县人。先后就读于河北师范学院、山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,获历史学学士、硕士和博士学位。现为三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、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。

1.《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和诉求》,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,《复兴文库》编纂出版,第一编第二卷。

2.《中国近代农业团体报刊书籍资料收集与整理》,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,18ZDA200

3.《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派价值观比较》,2009年河北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。

一、代表性论文

1.《论史学研究的“实”与“虚”》,《河北学刊》,2003年第4期,《新华文摘》2003年第10期转载,《光明日报》2003年7月15日理论版摘编。

2.《遮蔽、越界与后见之明:论历史认知的若干误区》,《1946伟德官方网站学报》2018年第5期,《新华文摘》2019年第2期转载。

3.《五四新文化派的现代化取向与文化保守派的终极关怀》,《光明日报》2007年5月11日,理论版。

4.《人文关怀与史学研究主体意识》,《史学理论研究》2005年第1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历史学》2005年6期全文转载。

5.《论乾嘉学风对近代史家的影响》,《南开学报》1997年第3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历史学》1997年5期全文转载。

6.《经世致用与史学研究的误区》,《河北学刊》,1995年1期,《新华文摘》1995年第4期摘编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历史学》1995年第4期全文转载。

7.《反思性历史研究刍议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1997年6期。

8.《文化保守派与新文化派的宗教道德关系论》,《河北学刊》2011年第6期,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中国哲学》2012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

9.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观探析》,《安徽史学》2008年3期。

10.《孙中山启蒙策略的局限与“幽暗意识”的淡薄》,《郑州大学学报》2013年第2期。

二、代表性著作

1.《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派:价值观比较》,中华书局,2012年版。

2.《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和诉求》,《复兴文库》第一编第二卷,中华书局2022年9月版。

3.《中国近代史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。

4.《近代期刊所见大运河资料纂辑》,地质出版社2021年10月版。

一、科研奖励

1. 《遮蔽、越界与后见之明:论历史认知的若干误区》,获第十七届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,2020年。

2. 《论史学研究的“实”与“虚”》,获第九届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,2004年。

3.《经世致用与史学研究的误区》,获第五届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,1996年。

二、荣誉称号

1.2019年,被评为河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。

2.2000年,被评委河北省首届十大青年优秀教师,并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。

3.1993年,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。